收到成績表之後,我的確頗為失望。
上學期我考了三科全級第一,三個A再加上幾個C和D,成績不算十分驕人,但總算對自己有所交代,也總算可以證明:好了,我的成績沒有退步,我的能力還未開始倒退。我可以瀟灑地大踏步向前,跟纏繞了我好長一段時間的夢魘揮手作別。
「唸書」一事於我來說,從來都是現實的,我不為追求知識,我只為一個大學學位,我追求的是一紙證書。我想用學歷去增加自己在社會上的競爭力,希望當幾年後投身職場,僱主會被我的學歷吸引,着眼於我的辦事能力而非我那奇怪的步姿上面;我想有人會與我握手,說歡迎我來到他的公司工作,他相信我是他想要且需要的員工之一。
傷殘最大的好處是不唸書也可以,沒人會責怪我們的。殘疾已經夠可憐了,正常人不會忍心要求你趕上他們的步伐,催逼你在賽道上奔跑,因為你一早就輸掉了。我一直在主流學校中長大,如今在一所英文中學裏唸書。不同的人聽見我的「成就」都會訝異地豎起拇指說:「你居然能在主流學校唸書,還考上了英文中學啊!」、「你這樣子成績也可以這麼好啊!」有人更曾經直話直說:「不要擔心,大不了你去申請公屋,拿傷殘金拿綜援,政府會養你的,你只要能夠照顧自己,『好好』活着就足夠了。」在正常人看來,傷殘人士不必擔起成年後要負的責任,或許就跟堆填區的垃圾一樣一無是處,對社會一點價值都沒有。所以,即使我智力正常,也依然常常會因為「在主流學校上學」等人家未出生便注定將來必然會做的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受到眾人雖打從心底,卻比較像是小題大做的稱讚。
所以,成績差其實也沒關係嘛,我不會因而受盡鄰舍的白眼和被其他人說是說非。
可是,我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此被「殘疾」二字限制綑綁。我可以做市儈貪錢,一毛不拔但自食其力的真性情港女,卻絕不容許自己以身體上的限制為由,打開手掌理直氣壯地問辛苦賺錢繳稅你和你拿生活要用的一分一毫。我必須找一份安定的工作,自力更生,讓自己也讓媽媽過上苦盡甘來的安穩生活。這樣我才能不以殘疾為恥、才能成為我心目中那個實至名歸的勵志故事。考上大學不一定就能找到工作,但我身邊實在有太多負面人物,告訴我傷殘人士是不會被社會所接納的。每年放榜,電視和網絡上都會出現一個個殘疾考生如何克服身體上的障礙,堅持應考文憑試的正面例子。即使他們取得的分數未能達到繼續升學的要求,媒體也一如既往地將他們塑造成堅毅不屈、迎難而上的代名詞。然而,戴上光環之後呢?當他們終於要投身社會的時候,又有幾多人真的願意給予我們這群自出娘胎就處於弱勢的年經人一個機會呢?
歧視是一定會存在於社會上,而且永遠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作為一個殘疾人士,我是不是應該在流着兩行眼淚控訴上天的不公、投訴正常人不懂得包容之前,竭盡全力、問心無愧的將內在的自己包裝成一個普通人呢?傷殘不等於需要刻意利用甚至乞求別人的憐憫及同情,我同樣有辦法做到你們能做的。只要多給我一點時間,我就可以讓你們知道:我的成績與身體上的不足無關,我有公主病,不是因為我倚仗疾病驕生慣養,而是我通過後天加倍的付出,親手為自己賺來了公主的命。
這次考試是一個深刻的教訓,退步了的每一科都推動着我保持一顆力爭上游的心,努力為自己鋪墊不那麼苦的人生。
#下年DSE考衰咗就IFC見